新聞·動態
目標是星辰大海,中醫藥新年再獲力挺

繼2020年年底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后,國務院辦公廳于近日,再發加快中醫藥發展的重磅政策《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國辦發〔2021〕3號,以下簡稱“3號文”),從人才培育,新藥審評,臨床診療等方面入手,夯實基礎,補齊短板,吹響了新的一年里中醫藥產業發展的號角,指明了行業發展的光明方向。

?

抗疫貢獻巨大,開年發文打響開門紅

?

? ? ? ?前段時間,國務院辦公廳再發加快中醫藥發展的重磅政策3號文,為新的一年中醫藥產業發展打響開門紅。

?

? ? ? ?國務院辦公廳在3號文中指出,為進一步落實《意見》,破解存在的問題,更好發揮中醫藥特色和比較優勢,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現提出3號文。

?

? ? ?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負責同志在隨后的就《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答記者問中表示,2019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專題研究中醫藥工作,并多次就中醫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李克強總理高度重視中醫藥事業和產業發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孫春蘭副總理對中醫藥工作親自指導、親自部署。特別是中醫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全程深度介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篩選出“三藥三方”(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血必凈注射液,清肺排毒湯、化濕敗毒方、宣肺敗毒方)等有效方藥,形成覆蓋預防、治療和康復全過程的中醫藥診療方案,為抗擊疫情作出重要貢獻。

?

? ? ? ?中醫藥有奇效,一次次被證明。

?

? ? ? ?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此前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成為我國抗疫方案的亮點,為成功戰勝疫情作出了重要貢獻,中醫藥再次彰顯了中華民族原創科學和傳統文化的價值和優勢。

?

? ? ? ?為表彰中醫藥抗疫貢獻,助推產業發展,其實早在去年12月25日晚,國家藥監局發布《意見》,就讓中醫藥行業非常振奮。而新年伊始,再獲力挺,更加堅定了大家深耕中醫藥產業的決心。

?

? ? ? ?“中醫藥治療‘簡、便、驗、廉’的優勢具有現實的市場價值和社會價值。”本報特約觀察家,北京盛世康來中藥營銷策劃公司董事長申勇表示,國家之所以在年關之際連續出臺重磅文件支持中醫藥產業政策,與疫情期間中醫藥的表現是密不可分的,中醫藥向廣大世人證明了自己的價值,贏得了國家和國民的信任。

?

? ? ? ?另外,振興中醫藥產業與下一步國家推出的“文化復興”國策相呼應,也是為《健康中國2030計劃》政策的落實打下堅實的基礎。

?

第三方進入新藥檢驗 人才培育更添政策加持

?

? ? ? ?3號文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中醫藥全面參與疫情防控救治的作出了重要貢獻。但也要看到,中醫藥仍然存在一定程度高質量供給不夠、人才總量不足、創新體系不完善、發展特色不突出等問題。

?

? ? ? ?對于中醫藥產業長期存在的諸多問題,申勇表示,3號文提出的問題與弊端其實是現實積累中存在的,是多年來“以西醫指標為考評中醫的指標導向”的結果,而且由于過去對中醫藥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很多基層的中醫院的醫生收入相較西醫偏低,出現了“考大學不愿意學中醫、畢業了不愿意從事中醫臨床”的現象,致使人才不足。

?

? ? ? ?除此之外,中醫藥產業作為地方經濟發展的組成部分之一,由于醫藥產業相對房地產、化工、鋼鐵等行業整體GDP偏小,很多地方政府不重視,也是中醫藥發展緩慢的原因之一。

?

? ? ? ?重慶希爾安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犁表示,從中藥行業角度看,我國中藥產業集中度較低,呈現企業多、小、散、亂等狀況。多數企業建設低水平重復,缺乏創新體系和優質人才。一方面面臨市場環境的過度競爭、低價競爭。競爭的另一方面又加劇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使得企業沒有動力和精力高質量地創新發展。

?

? ? ? ?同時,中藥受歷史、傳統、文化背景的影響,其研究方法與現代醫學研發存在不小差異。如何闡明中藥的藥理、物質基礎、作用機理、配伍規律,形成一套完善的中藥評價方法和指標體系,需要我們深刻思考。

?

? ? ? ?正如3號文中提到的,當前,中醫醫療服務體系和科研體系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弱項,難以適應新的形勢需要,未來將實施一系列重大工程,補齊發展短板。3號文提出,要加快推進中藥審評審批機制改革,建立科技、醫療、中醫藥等部門推薦符合條件的中藥新藥進入快速審評審批通道的有效機制;還要探索授予第三方中醫藥研究平臺專業資質、承擔國家級中醫藥技術評估工作;增加第三方中藥新藥注冊檢驗機構數量。

?

“這是非常正確且值得推廣的政策!國外早有先例”申勇表示,在日本只要是《傷寒論》中的方子,都是可以快速審批通過,所以我國加快中藥新藥快速審批的道路是可行的。我國走“小政府、大社會”改革已經很多年了,像公證處、律師所、司法鑒定中心等機構都已經實現了與原政府機關的脫鉤實現了社會化,所以增加重要新藥注冊檢驗第三方機構是完全可行的。

?

? ? ? ?除了在新藥品種開源上努力,在中醫藥人才培養上,3號文也做出了新的部署。

?

? ? ? ?3號文強調,2021級起,將中醫藥課程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和畢業實習內容,增加課程學時。在高職臨床醫學專業中開設中醫基礎與適宜技術必修課程。研究實施西醫學習中醫重大專項,用10—15年時間,培養相當數量的高層次中西醫結合人才和能夠提供中西醫結合服務的全科醫生。

?

? ? ? ?業內認為,高素質的中醫藥人才是制約中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蘇慶民指出,長期以來,中醫藥人才總量不足一直是群眾看中醫的突出問題,而實現高質量服務的核心在人才。

?

? ? ? ?中醫藥人才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基礎和保障,也是中醫藥傳承創新的重要戰略資源。長期以來,我國中醫藥人才總量不足、中醫教育西化等問題比較突出,導致中醫藥傳承存在一些問題,也對群眾看中醫帶來不利的影響。

?

? ? ? ?不難看出,國家此舉通過長期的戰略規劃,為中醫藥高素質、高水平人才的培育開辟了一條高速道路,但是還需要解決較高數量和質量的師資力量需求問題。

?

? ? ? ?“從師資角度請當地中醫藥大學和附屬中醫院的專家來授課就可以了,但可能會有一些阻礙,需要有人去協調好人力物力、車輛接送、講課報酬等細節”申勇指出,西醫學生學中醫藥的課程,從學習角度來說其實沒有阻礙,就像我們上大學時學習生理、病理等西醫課程一樣,認認真真學就行了,最難的思維層面的阻礙,長期接受西醫“實證化教育”的學生接受中醫的“非實證化理論”(例經絡)可能會有一定的阻力,需要老師去引導。

?

? ? ? ?陳犁補充道,西醫學生學習中醫由于受到重視的程度不同,短暫時間能學習到的中醫知識是非常有限的,這個可能是西醫學習中醫會遇到的問題。另外,加速提升中醫人才的培養數量和質量,舉辦更多的西學中培訓班等可一定程度上解決西醫專業學習中醫的師資力量問題。

?

慢病治療品種獲紅利 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可期

?

? ? ? ?在具體的臨床診療上,3號文也提出了重要計劃:創新中西醫結合醫療模式。強化臨床科室中醫醫師配備,打造中西醫結合團隊,開展中西醫聯合診療,“宜中則中、宜西則西”,逐步建立中西醫多學科診療體系。健全中西醫協同疫病防治機制。建立國家中醫藥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和疫病防治骨干人才庫。完善西醫學習中醫制度。

?

? ? ? ?不僅如此,還要提出要開展中西醫結合學科(專科)建設。開展重大疑難疾病、傳染病、慢性病等中西醫聯合攻關。逐步建立中西醫結合臨床療效評價標準,遴選形成優勢病種目錄。開展試點示范,力爭用5年時間形成100個左右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

?

? ? ? ?中國中醫科學院副院長唐旭東針對該政策表示,中西醫結合取長補短,是解決十四億中國人健康保障的中國方案。《政策措施》第十二條提出開展重大疑難疾病、傳染病、慢性病等中西醫聯合攻關,就是希望中西醫聯合在醫療領域有所突破,共克醫學難題,為人類健康作出新貢獻。

? ? ? ?具體到哪些科室會成為100個左右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陳犁指出,在2019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就提出“為彰顯中醫藥在疾病治療中的優勢,做優做強骨傷、肛腸、兒科、皮科、婦科、針灸、推拿以及心腦血管病、腎病、周圍血管病等專科專病,用3年左右時間,篩選50個中醫治療優勢病種和100項適宜技術、100個療效獨特的中藥品種”的要求。結合2019年1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委托中華中醫藥學會組織專家制訂的風溫肺熱病(重癥肺炎)等95個中醫優勢病種的中醫臨床路徑和中醫診療方案(2018年版)。我們可以合理推測未來優勢病種和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的一個大概方向。

?

? ? ? ?“上述擁有治療這些疾病藥物的企業,或對慢病有治療特長的企業,將會贏得一波發展紅利”申勇補充道,偏重科研型的中醫藥企業會盡快收益,而且會引導中醫藥行業朝著重科研、重政策、重教育、重品牌的四重方向發展。中醫藥產業也會由由過去的低端競爭,轉型升級到高質量競爭、拓展海外市場的競爭格局。

?

? ? ? ?聲 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轉自中藥材天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