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
應對變異,中醫藥才是永久的“疫苗”


目前,按照西醫的診治模式,全世界都在搶疫苗接種,但是,變異的病毒正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雖然很辛苦,代價也很高。但是,事先研究的疫苗,難以預設病毒如何變異。因此,疫苗斗不過病毒變異,這是一場不難預期的斗爭,卻又不得已“不如此”的無奈舉措。

這是沒有中醫藥資源的國家,必然采取的選擇,他們的無奈是因為“先天不足”,沒有歷史積淀,必須像引進四大發明那樣,早點引進和發展中醫藥事業。必須逐漸學習和引進中醫藥,才能補上這一課。

我們國家不一樣,中醫與中華民族血脈相連,生死相依幾千年,有得天獨厚的歷史資源。

但是,過去一百年,我們很多人大肆摸黑中醫藥,歪曲中醫藥,讓大眾逐漸遠離中醫藥。

尤其是,醫藥、醫療、醫保、醫教、醫政,都是外繞著西醫的標準建立起來,強大的“技術壁壘”,再加上與資本利益集團糾結在一起,“中醫黑”有了組織,有了幕后幫助的黑手,他們的勢力是很強大的。

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武漢爆發的時候,雖然最高領導正月初一(1月25日)就做出了明確的指示,讓中醫藥與西醫藥共同救治患者,但是,黃院士28日到了金銀潭醫院,看到的情況卻是沒有中藥可用,也就是事先沒有中醫藥的儲備,“無藥可用”,如何“中西醫并重”?重視中醫藥,體現在哪里?

后來,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組來華調查,恰如張伯禮院士所說,對于中醫來講就是“三無”:沒中醫專家、不看中醫診療、調查報告一字不提中醫。

這種看也不看,看了之后也是“視而不見”的蔑視,根深蒂固,治療很困難。

中醫說,治頑疾,必須用重劑。復興中醫藥,發展中醫藥,迫在眉睫,這是一場撥亂反正的歷史過程。是跟在西方國家后邊搶疫苗?還是俯下身子發展中醫藥?這個問題,很重要。

目前,病毒變異正在與疫苗接種“試比高”,疫苗的保護作用有幾何,尚需“秋后算賬”。從歷史的過程來看,病毒的變異是必然的,疫苗“守株待兔”就會變成屠龍之技。

中醫藥的大水漫灌,可以把人體的防病能力提高,變成“耐火材料”,減少發病,即使有發病,也可以防止輕癥變成重癥;沒有重癥,就不會有死亡。

中醫藥的防疫思想,除了疫苗,還有大水漫灌,在這次石家莊(河北省)與吉林省等地的疫情防控之時,中醫藥大水漫灌服湯藥,發揮了重要作用。

通過大水漫灌基本可以把“易燃”的人群,社區,都變成了“耐火材料”,降低了發病率,輕癥不能變成重癥,沒有重癥,就沒有死亡。

很多國外的輸入病人,應用了中醫藥聯合救治,中西醫并重,很少發生重癥和死亡,也足以說明中醫藥的重要作用。

但是,很多人基本不提中醫藥的作用,專家們一起大肆吹捧疫苗為“神藥”,這不利于恢復中醫藥的歷史地位,不利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利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請大家仔細想一想,如何認清現實,促進中醫藥復興,有利于大眾健康。

現在,應該把基層中醫藥的網底補上,亡羊補牢,避免去年當初武漢的悲劇,防止中醫藥儲備不足,造成疫情擴散。

看不清形勢,就會“顧此失彼”,舍近求遠,得不償失。

所以,我們建議:

1、用重視中醫理論,重新溫習中醫診治疫病的歷史經驗,促進中醫隊伍迅速覺醒,依靠“理論自信,促進療效自強”;

2、解放思想,解除裹在中醫身上的“裹腳布”,用大力氣發展中醫事業;

3、解放民間中醫,按照中醫自身發展的道路發展中醫;

4,依靠“傳承自覺”,助力中醫“體力自立”。

文章來源——騰訊網

?